文化中国行丨冰雕师郑金男:用停不下来的刀雕刻“会消失的艺术”
阅读次数:395 更新时间:2025-01-02
随着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这座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开幕,2024年哈尔滨的冰雪季迎来人气高峰。12月21日,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首日迎客6.2万人。园区内冰建筑以精湛工艺、别具一格的特色以及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,深深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目光。
在哈尔滨这座被冰雪覆盖的城市里,冰雪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,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符号。从1963年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举办开始,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便迅速发展。这60年来,冰雪人才的培养也从未停止过,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冰雕师。他们不仅是冰雪艺术的创造者,更是冰雪文化的传承者。如今由制作冰灯而诞生的冰雕师、雪雕师等专业技术人员,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冰雪雕刻艺术工作者群体。
在2024年冬季,哈尔滨再度成为旅游热的“顶流”城市。其中,备受期待的热门景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,整体面积扩大至近100万平方米,总用冰用雪量30万立方米,呈现的各国景观数量为历届之最。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如今给哈尔滨带来“泼天富贵”的冰雪雕刻艺术,曾经是苦中作乐的产物。冰灯,是将中空的冰块雕刻造型后在其间放入灯烛而成,是冰雕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,最早流行于松花江流域,是渔民冬季的照明工具。早年间,哈尔滨的居民用水桶装满水放在室外冻成冰罩,在中间放入蜡烛制成冰灯。
上游新闻记者从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采访了解到,哈尔滨现代冰灯艺术,诞生于1963年的冰灯游园会。自1963年至今的60余年间,不少从业者也是在兆麟公园开始入行,如今哈尔滨已经培养了四代冰雕技艺匠人。第一代冰雕师们奠定了哈尔滨现代冰灯艺术的发展基石,如冰雕艺术的创始人之一的杨世昌、吴乃光,哈尔滨冰灯原始材料论证的奠基者王丽生、第一代冰雪大师铁恩厚......
1963年初,哈尔滨市领导在一次视察中,受到民间用水桶冻冰灯的启发后提出:南方正月十五闹花灯,哈尔滨能不能看冰灯?这一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班子的赞同。在接下来的四五天里,哈尔滨园林处调集八九百名职工进驻兆麟公园,用蜡烛、油灯还有各种模具装上自来水冻出1000多盏冰灯。当时还在哈尔滨艺术学院雕塑系学生吴乃光等人,还制作了作品《万象更新》。